首页

鹿鸣夫妻主

时间:2025-05-23 23:18:31 作者:西部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联盟在重庆成立 浏览量:68662

  中新网广州3月12日电 题:驻穗建筑央企与属地结对义务植树 共同守护绿美广东

  中新网记者 郭军

  岭南春来早,植树添绿正当时。第46个植树节来临之际,连日来,驻穗建筑央企与属地结对开展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共同守护绿美广东。

  3月12日,中建四局总承包分公司联动广州市番禺区石壁街团工委,在广州南站东新高速出口旁,开展“文明春风十里 绿美广东有你”植树活动。志愿者们现场植下40余棵落羽杉,并将廉洁卡片挂在亲手种植的树苗上,植廉于心,形成一片“政企青年林”。

中建四局志愿者与属地青年联动开展“文明春风十里 绿美广东有你”植树活动。现场植下40余棵落羽杉。殷光文 摄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植树活动,亲手认种了一棵落羽杉,很有成就感。”志愿者包庆欢说,希望更多青年积极参与植树活动,并以多种方式参与爱绿护绿、生态宣教等志愿服务活动,共同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中建四局总承包分公司党委副书记徐文冬表示,近两年来,企业深入推进绿美广东建设,聚焦“百千万工程”重点目标,示范带动广大青年职工力量参与爱绿植绿护绿行动,联动广州黄埔、南沙等属地政府开展植树共建活动,同时也通过“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认种一棵树”等线上小程序等,引导更多党团员干部“云端”认种一棵树,参与“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捐资项目,用多种形式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连日来,中建四局华南建设公司广州分公司各在建项目纷纷行动,掀起植绿护绿系列活动热潮。在增城区,海格天腾信息产业基地项目踊跃参与区妇联“同植幸福树,共建绿美家”亲子林植树活动。在黄埔区,中新知识城智荟塔项目青年参加团区委“绿美黄埔青年先行”主题活动,共植“靠埔”青年林。在南沙区,乌洲新城项目依法复垦临建用地,项目管理人员齐动手,补种南方地区常见的经济作物香蕉苗。据介绍,该项目租赁临近农用耕地作为临建用地,租赁到期后项目依法进行复垦,后续项目将聘请专人进行耕地复垦,预计总共复垦种植香蕉树苗6000余棵。

  3月8日,中铁城建二公司联合属地南沙区东涌镇建设办共同开展“共建绿美大湾区”植树志愿服务活动。经过一下午的劳动,一棵棵新栽的洋紫荆树苗迎风挺立。据悉,作为中国铁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重要力量,中铁城建二公司始终将绿色施工理念贯穿项目管理全过程,不断提高项目“含绿量”,力争让南粤大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作为属地企业,我们还将进一步发挥政企共建优势,聚力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建设,促进企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环保理念。”中铁城建二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陈灿辉表示。

志愿者为植下地树木挂上特色标识牌。张鑫 摄

  3月11日,中建三局一公司志愿服务队联合广州市黄埔区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及属地共建单位开展植树造林志愿服务活动。活动现场,大家干劲十足。第一次参加植树活动的“00后”志愿者彭清伟满心欢喜地和同事一起将认领卡挂在树上。“平常我们建设城市,今天我们妆点城市,期待来年绿树成荫。”他说道。

  据广东省林业局消息,近期,该省各地积极响应义务植树号召,推出形式多样的植树活动,掀起春季造林绿化热潮。今年以来,截至目前,全省已种植苗木数量超520万株。(完)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萌娃驾到!北京市首家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帮你带娃

对于特斯拉与百度地图合作的传言,新能源汽车与电池专家杨伟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双方如果真的达成合作,将是特斯拉FSD实现车-路-云-网等协同方案的体现。

《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

从太原市区出发约一个小时车程,便抵达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的磺厂村。一路上树林茂密,薄雾弥漫,不少路过的运煤车让这段蜿蜒曲折的路程走得缓慢。

“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乌镇开幕 展示智慧未来新图景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面临多种风险挑战。多国人士表示,期待聆听习近平主席关于深化亚太区域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主张,期待中国为促进各国合作共赢提出中国方案,为探寻和平发展之道贡献中国智慧。

香港升旗队总会主席周世耀表扬参与检阅礼的制服队伍队员通过刻苦的中式队列步操和升旗礼仪的训练,培养了坚毅的意志和团结守纪的精神。他说,该会一贯积极推动国民教育活动,加强香港学生对中华文化和国家发展成就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爱国精神。这些精神品质,正是实践特区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务局提出的青年发展蓝图所需要的精神动力。

四川康定发生山洪泥石流 初步统计265户用电受影响

音乐剧《爱情神话》制作人张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剧将上海具有特色的“文艺小马路”安福路复刻到舞台上,展现出上海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气息。“地域特色是一把双刃剑,沪语剧目做起来并不容易。但是从沪语舞台剧《繁花》问世以来,我们发现观众对此越来越能够接受了,有观众第一次高密度地听了3个小时的上海话,觉得很好听。”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